摄影师姓名或ID:    密 码:     取回密码  摄影作者注册

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

·中文简体        ·English

·王家岭煤矿获救工人与亲人团聚并逐渐加大饮食摄入量  ·“城中之城”——北京故宫  ·每周影人:北京摄影家刘铮(2009.6.15-2009.6.21)  ·东北海拔最高火山体——长白山  ·连州摄影节“廉风和畅”摄影作品展征稿  ·绚丽多彩的昆明东川红土地  ·每周影人:北京摄影家黄东晓(2010.1.18-2010.1.24)  ·世界著名水城:荷兰阿姆斯特丹  ·每周影人:福建摄影家冯德金(2009.9.7-2009.9.13)  ·每周影人:福建摄影家李惠兴(2010.9.27-2010.10.3)  ·优秀影人:上海摄影家李亚元(2011.4.18-2011.5.1)  ·镶嵌在欧亚大陆桥上的璀璨的明珠——黑龙江五大连池  ·大型表演实录——“魅力湘西”  ·沧桑乌江古代重镇——重庆酉阳龚滩古镇  
更多>>
新华社摄影部在北京奥运报道中再获成功
CCN传媒图片网 www.ccnpic.com  责任编辑:柯兰   时间:2008-08-29

8月15日,澳大利亚选手凯莉·惠勒在女子七项全能比赛中。新华社记者李钢摄

 

8月14日,美国队球员科比·布莱恩特在比赛中传球。当日,在北京奥运会男篮小组赛中,美国队以92比69战胜希腊队。 新华社记者罗更前摄

 

8月16日,选手们在男子3000米障碍第一轮比赛中。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

 

  2008年8月24日,北京“鸟巢”的奥运圣火在尺幅千里、画中有诗的情景中缓缓熄灭,16天的北京奥运,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惊喜,给中国带来了骄傲与自豪。51枚金牌、21枚银牌、28枚铜牌的骄人战绩,证明了中国真正地步入了世界体育强国的行列,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。

 

  奥运,是受人尊敬的战场。


  奥运新闻报道,是没有硝烟的战场。


  在奥运新闻摄影的中外擂台赛上,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,新华社组建的国家奥林匹克摄影队,不负众望,屡战屡胜。


  穿过岁月的尘封,从北京申奥成功的那一刻起,新华社便立青云之志,要与世界三大通讯社:美联社、路透社、法新社试比高。他们求贤若渴、招兵买马,开始沉潜厚积,刻苦训练,在世界各大赛事上不断地进行磨砺。7年的打造、7年的锤炼,锻造了一把所向披靡的利剑。


  出色的队伍、崇高的理想在北京奥运会上终于碰撞出灿烂的火花,融成了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,这种精神力量,成就了国家奥林匹克摄影队的巨大成功。


  开幕式第一张照片比外通社快2分17秒。


  第一张夺金照片于8月9日10时54分08秒签发,比路透社快1分19秒,比法新社快1分32秒,比美联社快5分15秒。


  开幕式第一天发中英文图片稿3000多张。


  最多一天发图片稿4300张。


  90%以上的夺金照片由新华社向世界首发。


  奥运会期间,总发稿量达5万余张。


  追源溯流,用精神陶冶自己的心智、用科技训练自己的思维,这是国家奥林匹克摄影队的秘诀。
  (CCN传媒图片网 柯兰)

(文章来源:人民摄影报)
业务合作热线

联系QQ:52837246

E_mail:serv@ccnpic.com